今天看了龍基的交流紀要,先摘錄了一部分與大家分享。我對其中的一些有疑問,稍后會和你討論。
1.未來十年行業變革的最大機遇?
未來20到30年,光伏產業將是一個快速增長的產業。光伏發電滿足新的電力需求。據估計,2050年全球總電力需求將達到100萬億千瓦時,包括光伏制氫等太陽能或太陽能應用場景。總電力需求的60%-70%將由清潔能源提供。目前預計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將增加300GW,2030年將增加1,000GW。
(未來十年,光伏將高速增長)
2.2021年光伏硅片、電池、元器件產能將超過300GW,但市場需求將低于200GW。行業短期競爭格局如何?
行業各環節產能的釋放可能會受到硅和玻璃供應的制約,減緩了目前在建產能的建設進度,所以目前的產能規模不一定能實際落地。
(今年中游,硅片,電池,元器件等。產能過剩,而硅材料,玻璃,膠膜等生產能力。很緊。但如上所述,如果受到上游的制約,中游可能會縮小產能,上游也可能擴大產能。供需關系是不斷變化的,需要持續跟蹤。)

3.龍基未來十年的發展目標和定位?
公司認為,最重要的是技術領先,這樣才能保持量產的轉換效率或者最大限度的降低發電的電力成本。產能方面,硅片是核心環節,市場份額40-50%;組件鏈接的市場份額達到30%左右。如果專業化公司能在現有條件下生存,公司將保持硅片出口比例,但如果下游專業化公司失去生存能力,公司將走向更深層次的整合。在技術領先方面,絕對領先程度可能會收斂,但相對領先程度會保持。
(光伏行業永恒的主題是降低成本,提高效率。龍基在這方面做的最好,所以可以成為領導)
4.鑒于未來的技術變革,公司如何保持領先?
1)在技術研發和儲備方面,公司在整個行業投入最多,包括HJT等n型電池技術。公司目前的技術儲備可以隨時實現量產,但是考慮到新電池技術的經濟性,目前還沒有大規模量產。按照業內最前沿的技術,公司至少保持季度頻率跟蹤和推進。
(我講了投資行業能理解的技術路線。行業領導是不可能理解的,但是在不同的階段,他們會選擇更適合自己的。)
2)顆粒硅。公司更看好顆粒硅。目前,顆粒硅的主要問題是粉塵含量高、含碳量高、易斷晶、易因氫而逐漸硅化。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肯定解決的,因為十年前半導體產品的生產就使用了顆粒硅,但是在光伏領域使用的時候,需要低成本的解決這些問題。可以使用大約80%的粒狀硅。近年來,公司與協鑫不斷進步,但氫含量的問題并沒有完全解決。田弘硅業投資1萬噸高,GCL已表示投資7億元/萬噸,但公司目前無法確認這一數據。
(這個說法需要驗證。如果完全屬實,將改變硅行業的格局。之前完全不信,因為GCL黑史太多了,但是最近連續兩個大單落地,龍基明確表示可以用。80%的比例,感覺要重新評估這件事了。)
5.公司最初的發展意向和現在的目標有變化嗎?
1)從個人角度來說,1990-2000年,主要滿足家庭和個人的經濟需求,后期發展是個人價值的實現。2009年,公司實現了1000人的年會,開始認識到企業和個人的發展對員工的意義,即打造了3萬多人的職業發展平臺。到目前為止,從個人和家庭的角度來看,個人沒有必要減持公司股份。
2)2006年開始深入思考行業和公司的發展。光伏發展的本質是不斷降低發電成本。當時判斷是單晶的技術路線;從2013年到2014年,我們意識到光伏將成為世界上最便宜的能源。當時我們思考了光伏在未來全球發展中應該扮演的角色,以及如何應對其不穩定性。2018年5月,我去劍橋上了一節課。劍橋的課程講的是2050年地球的發展,以及對地球未來的擔憂。當時,公司開始提出solarforsolar的概念,以實現地球生態的恢復。
3)總結企業未來發展的五個關鍵點:有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觀;順應或引領社會發展趨勢;一切以客戶為中心;保持留學的開放心態;有效的組織。
在這個總結中,我最關心的是顆粒硅。今天,在GCL“萬噸級顆粒硅”啟動儀式上,提到了顆粒硅的成本:投資減少30%,占地減少60%,運營成本減少30%,碳中和排放減少50%以上。單臺流化床產量將超過5000噸,萬噸線投資成本將進一步降低。同時為下游拉晶環節帶來20%的成本降低。
如果顆粒硅的進度超出預期,會對同偉和大全造成負面影響。本來大部分人是不信的,因為顆粒硅談了好幾年了,一直沒有進展。當GCL去年出來談論它時,也有很多討論。然而,GCL最近連續簽署了兩個大訂單,這有點出乎意料。有沒有業內熟悉顆粒硅的讀者,希望能解答我的疑惑,謝謝!
上一篇:分布式光伏更好地解決日托光伏高效單玻璃模塊 下一篇:向陽談談光伏發電